世界衛生組織就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對公眾的建議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防護措施

請隨時關注世衛組織網站上以及國家和地方公共衛生機構提供的關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最新資訊。2019冠狀病毒病主要仍影響中國,但其他國家也發生了一些疫情。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並會康復,但有些感染者可能會患重症。可以採取以下方式維護本人和他人健康:

勤洗手

如果雙手不明顯髒,經常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清潔手或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理由: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清潔手或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可以殺滅手上的病毒。

保持社交距離

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3英尺)的距離,尤其是與咳嗽、打噴嚏和發熱的人保持距離。

理由:感染了2019-nCoV等呼吸道疾病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會濺出含病毒的飛沫。如果您離得太近,就可能會吸入病毒。

避免觸摸眼、鼻、口

理由:手接觸許多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如果用被污染的手觸摸眼、鼻、口,就可能會被留在物體表面的病毒感染。

保持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

應確保自己及周圍的人保持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需用彎曲的肘部遮擋口鼻,或用紙巾並立即妥善處置用過的紙巾。

理由:飛沫會傳播病毒。應保持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保護周圍的人免受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等病毒侵害。

如果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請及早就醫

如果您曾在據報發生2019-nCoV疫情的中國地區旅行,或者曾與最近從中國來的並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密切接觸,請告知醫務人員。

理由: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導致的症狀,因此,及時就醫很重要。伴有發熱的呼吸道症狀可能有多種原因,應根據個人旅行經歷和環境具體分析,2019-nCoV可能是造成呼吸道症狀的一個原因。

隨時瞭解情況並遵循醫務人員的建議

隨時瞭解2019冠狀病毒病的最新動態。遵循醫務人員、國家和地方公共衛生部門或雇主提供的關於您自己和他人如何防範2019冠狀病毒病的建議。

理由:國家和地方主管部門掌握2019冠狀病毒病是否在您所在地區傳播的最新資訊。它們最有資格建議您所在地區的居民如何進行自我防護。

適用於目前身在2019冠狀病毒病傳播地區或最近(過去14天)訪問過這些地區的人的防護措施

  • 遵循上述指導。
  • 如果開始感覺不適,即使症狀輕微(如頭痛和輕微流涕),也要居家靜養,直到康復。
    理由:避免與他人接觸和避免去醫療機構有助於醫療機構更有效運作,並有助於保護您和他人免受2019冠狀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的侵害。
  • 如果發熱、咳嗽和呼吸困難,這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所致,因此應迅速就醫。請預先打電話並告知醫務人員您最近的任何旅行史或與旅行者接觸史。
    理由:預先打電話可以使醫務人員快速指導您與適當醫療機構聯絡。這也有助於防止傳播2019冠狀病毒以及其他病毒。

 

世衛組織問答

問:由於新冠狀病毒我該避免握手嗎?

答:是的。握手、碰觸眼睛、鼻子和嘴都會傳播呼吸道病毒。跟人打招呼時可以揮手、點頭或鞠躬。

問:為避免染上新冠狀病毒,我該怎樣問候別人?

答: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最安全的做法是問候時避免身體接觸。安全的問候方式包括揮手、點頭或鞠躬。

問:在公共場合戴橡膠手套能有效防止新冠狀病毒感染嗎?

答:不能。常洗手比戴橡膠手套更能防止染上COVID-19。橡膠手套上可能會沾上COVID-19污染物。如果隨後摸臉,污染物就會從手套轉移到臉上,並且可能把病傳染給你。

 

2019冠狀病毒病期間説明兒童應對壓力

兒童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對壓力做出反應,例如更粘人,焦慮,退縮,生氣或煩躁,尿床等。

要理解孩子的反應,關心他們,傾聽他們有何憂慮,並給予額外關愛。

在困難時期,兒童需要成人關愛。更關心他們,多花點時間陪陪他們。

耐心聽孩子講話,和他們說話時要和顏悅色,讓他們放心。

盡可能給孩子創造玩耍和放鬆的機會。

儘量讓兒童與父母和家人在一起,並盡可能不將兒童和照護人分開。如果不得不分開(如住院),應確保通過電話或其他方式經常聯繫,以便讓兒童安心。

盡可能保持日常習慣和作息時間表,或者幫助制定在新的環境中新的常規和作息時間表,包括確定上課/學習以及安全玩耍和放鬆的時間。

根據兒童年齡以通俗語言講述所發生的事情,解釋現況,並清楚告訴他們如何減少感染風險。

還應告訴他們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要他們放心(例如,如果家人和/或孩子開始感覺不適,並可能需要去醫院一段時間,要告訴孩子說,醫生會幫助緩解病情)。

會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32號12樓之10
聯絡地址:40360 台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二段375號7樓之5
電話:04-23261433 ;0908182789
E-mail:healthachi168@gmail.com
Copyright ©2019-2020中華兩岸健康產業交流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