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肺卡住 立即戒烟不「肺」力

来源:国民健康署

 

一分钟登阶检测COPD 邰智源呼吁:「超越50、迈向80」

吸烟是造成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最主要的危险因子,为响应2020年世界COPD日,主题「Living Well with COPD(Everybody、Everywhere)」,倡议各界与肺阻塞和平共处,迎向美好生活〔1〕。国民健康署与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携手肺阻塞卫教大使邰智源共同呼吁,远离烟品,早期发现肺阻塞及辅以适当治疗与复健,是肺阻塞患者维持肺功能并提高生活品质的不二法门。国民健康署王英伟署长强调「别让你的肺卡住,立即戒烟不肺力」,越早戒烟对身体越好。

远离肺阻塞「咳、痰、喘」 从戒烟开始

长期吸烟与二手烟会导致肺泡被破坏,造成肺阻塞。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为108年台湾十大死因第7名,每年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2〕,其中肺阻塞就超过5,000人。研究显示,吸烟者罹患肺阻塞的风险与不吸烟者相比超过6倍,若童年在二手烟环境中生活达16至18年的民众,成年后肺阻塞的死亡风险为没有二手烟暴露者的1.31倍,未吸烟的成年人每周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下超过10小时,有1.42倍的肺阻塞死亡风险〔3〕。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林孟志理事长表示,学会为促进国人对肺阻塞的认知,一直以来不断在宣导民众重视肺阻塞层面上努力。根据健保署公开资料,台湾仍有40万人罹患中重度肺阻塞而不自知,台湾胸腔曁重症加护医学会长期致力于肺阻塞的早期筛检与治疗,期望藉由「肺阻塞一分钟登阶检测」呼吁全民重视肺功能,以全民完成40万阶为目标出发,呼吁全民透过一分钟登阶自我检测了解自我肺功能、更提升全民对肺阻塞疾病的认知!

「超越50、迈向80」一分钟护你肺

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最新的「国人肺阻塞现况及认知调查」,40岁以上的民众有高达50%不清楚肺阻塞疾病,更有70%不知「咳、痰、喘」为肺阻塞症状,容易与一般感冒混淆,为让民众了解自身是否为肺阻塞高危险族群,特邀请邰智源于Facebook邀请全民一同参与一分钟登阶活动,民众可藉由以下分级初步了解自身肺部情形,期许大家「超越50、迈向80」,即为每分钟登50阶至80阶,保持肺阻塞低风险的健康状态,若属高风险,应就医寻求专业建议。

30阶以下(2楼):肺阻塞高风险,建议尽早至胸腔内科检查

30-50阶(2-3楼):肺阻塞中风险,请持续注意肺部健康

50-80阶(3-5楼):肺阻塞低风险,请继续往超越80阶迈进

邰智源戒烟将近30年1分钟完登163阶

肺阻塞卫教大使邰智源戒烟近30年,表示他曾经抽烟,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以为年轻就是本钱,后来在27岁下定决心戒烟。他于109年9月7日发起线上登阶串连挑战活动,自我测试1分钟完登163阶,并邀请艺人朋友们一起响应,呼吁全民重视肺功能,每天一分钟登阶不间断。

67 岁赖女士,因工作关系常处于二手烟环境中,大约40 岁时出现严重咳嗽、喘症状,一开始以为只是感冒,但严重时走到2 楼就喘不过气、甚至有快窒息的感觉!须休息平复后才能继续,初期以为自己是气喘,至胸腔科检查后才发现是肺阻塞,在遵循医师的建议用药及肺复原运动后,稳定肺部状况,现在走3层楼已不是问题!如今赖女士也建议亲朋好友每天走楼梯、观察自己上楼梯的状况,注意肺部健康!

戒烟保肺远离肺卡卡

无论任何年龄或阶段戒烟,都能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国民健康署呼吁民众善用免付费戒烟专线0800-636363,全国约4,000家戒烟合约医事机构(医院、诊所及药局)的戒烟服务,或洽各地卫生局所,透过专业、安全又有效的戒烟方法,为家人也为自己赢回健康的主导权。

戒烟资源

  • 免费戒烟咨询专线:0800-63-63-63
  • 全国超过4,000家戒烟服务合约医事机构(查询电话:02-2351-0120)
  • 洽地方政府卫生局(所)接受戒烟咨询或服务,可免费索取戒烟教战手册

资料来源:

  1. 世界COPD日https://goldcopd.org/world-copd-day/
  2. 108年国人死因统计结果https://www.mohw.gov.tw/cp-16-54482-1.html
  3. 从不吸烟者的童年和成年二手烟暴露与成人死亡率的关系。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49379718318762?via%3Dihub
会址: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一段32号12楼之10
联络地址:40360 台中市西区台湾大道二段375号7楼之5
电话:04-23261433 ; 0908182789
E-mail:healthachi168@gmail.com
Copyright ©2019-2020中华两岸健康产业交流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