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首例兔热病本土确定病例,吁请民众慎防节肢动物叮咬,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资料来源:疾病管制署

 

疾病管制署今(7)日公布首例兔热病本土确定病例。自2007年将兔热病列为法定传染病监测,迄今共通报确诊2例,另1例为2011年自美国境外移入。

疾病管制署表示,该名个案为居住南部地区的60多岁男性,有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慢性病史,潜伏期间无国内外旅游史及动物接触史,家中无饲养宠物,住家附近有草丛及鱼塭,同时有野猫出没。个案因发烧、寒颤、腹泻等症状至某医学中心就医,血液培养之菌株经基因定序与土伦病法兰西斯氏菌( 个案经治疗后症状改善,目前已出院,同住者3人及医院接触者皆无疑似症状。卫生及环保单位已前往个案住处周边进行环境评估及消毒、完成附近居民健康状况调查,并卫教民众避免接触家畜及野生动物、定期进行住处环境检查消毒及灭鼠工作,另也督导通报医院完成病房环境及实验室消毒作业。

兔热病为人畜共通传染病,病原菌为土伦病法兰西斯氏菌,宿主包含野生动物、家畜及多种的硬蜱,主要野生动物宿主包含兔子、野兔、田鼠、麝香鼠、海狸、水鼠。病原循环存在于媒介节肢动物及各种哺乳類、鸟類、爬虫類及鱼類之间,低剂量即可致病,潜伏期与暴露剂量有关,通常为3-5天,亦可长达14天,流行地区包含北美、欧洲、亚洲及中东地区。传染途径多元,人类可经由吸血性节肢动物叮咬而感染,也可经由接触受感染动物组织、吃到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空气而感染。目前没有人传人病例报告,实验室职业暴露及从事野外活动者为风险族群。

疾病管制署提醒,民众应避免接触野兔、啮齿类等野生动物,也应避免生食野生动物或畜肉,着长袖衣裤或使用驱虫剂以避免受节肢动物叮咬,处理动物尸体(尤其兔子)时,需佩戴口罩、防水手套,避免接触或生饮受污染的水。如出现高烧、寒颤、淋巴腺肿、病原侵入部位出现愈合缓慢溃疡疼痛、咽头炎、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尽速就医,并主动告知旅游史及动物接触史。相关资讯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资讯网

会址: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一段32号12楼之10
联络地址:40360 台中市西区台湾大道二段375号7楼之5
电话:04-23261433 ; 0908182789
E-mail:healthachi168@gmail.com
Copyright ©2019-2020中华两岸健康产业交流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