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養老網
中國是80歲以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2018年中國超60歲的人數近2.5億,這2.5億的老人如何養老,這是一個難題!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進入老齡化20周年,是老年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2019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主辦、遠洋椿萱茂支持的“與時代同框·享受美好新生活”新中國70年養老事業巡禮專家座談會在椿萱茂(北京青塔)老年公寓舉行。
養老服務經歷了四階段三個發展期
1993年,“養老服務”概念在中國首次被提出,不過在此前中國就在積極探索老齡事業的發展道路。
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將老齡事業的發展總結為四個階段:孕育發展階段(1949-1977),新中國成立,老齡事業開始起步,顯著特點是家庭保障與集體保障相合;探索發展階段(1978-1999),隨著改革開放,老齡事業進入探索發展時期,顯著特點是開始探索建立制度;體系發展階段(2000-2011),隨著進入老齡化,老齡事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顯著特點是進入體系發展階段;快速發展階段(2012-現在)黨中央國務院更加重視,顯著特點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三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老齡事業發展進入新時代。
如果從基層的服務角度來看中國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馮曉麗認為從“十一五”到“十三五”也是三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她解釋,“十一五(2006-2010年)”是中國的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基礎建設期,保證“三無老人”的基本養老問題,是政府兜底性服務;到了“十二五(2011-2015年)”創新發展期,進入了適度普惠型的社會福利制度,公辦養老機構為主幹,社會力量逐步參與,提升到了對病殘以及家庭困難老人的服務;到“十三五”,進入蓬勃發展期,中國面向所有老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並構建了完整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和養老服務的政策體系。
偉大的成就: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
從1949到2019,70年間國民人均壽命從35歲躍升至77歲;全國高齡津貼制度從無到有,實現省級層面全覆蓋,惠及2972.3萬老年人……
“新中國老齡事業實現了跨越性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吳玉韶認為最重要的有五大成就:
第一,養老保障體系織密築牢。基本養老保險覆蓋9.5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5億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覆蓋10.5億人。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實現“十五連漲”。400萬特困老年人納入政府供養。經濟困難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和服務補貼制度、失能老年人護理三項補貼制度實現省級全覆蓋,惠及3600萬老年人。中國已經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安全網。
第二,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養老服務從兜底補缺到全面普惠,從面向困難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體老年人,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7.33萬個,養老床位735.3萬張,每千名老人床位數超過30張,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形成。
第三,老年健康體系加速構建。健康老齡化納入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推進。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時的35歲增到2018年的77歲。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健康指導和慢病綜合干預服務,老年人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醫養結合試點工作穩步推進,90個城市開展醫養結合試點。醫養簽約合作單位25000對,醫養結合機構4000家。開展安寧療護試點市(區)76個。
第四,老年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國務院頒佈了首個老年教育發展專項規劃,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類老年教育機構近8萬所,老年大學(學校)近6萬所、在校學員700萬。老年人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重點人群,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基本實現免費向老年人開放,全國各類老年活動室發展到36萬個。老年體育事業加快發展,老年人成為全民健身活動的主力軍。
第五,敬老愛老氛圍日益濃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多次修訂,老年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超過六成的老年人享受過社會優待服務專案。老年法律援助中心2萬個,老年維權協調組織6.4萬個,基層老年協會55萬個,覆蓋80%以上城鄉社區。
寶貴的經驗:構建老齡工作大格局,走出中國特色
總結養老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成功經驗,吳玉韶將其歸結為五條:一是必須堅持老齡事業發展基本方針,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構建老齡工作大格局;二是必須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不斷增強廣大老年人的“三感”作為奮鬥目標,充分尊重老年人平等參與社會發展的主體地位;三是必須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方法,堅持問題導向,加快補齊短板。堅持全域觀念、系統思維,把老齡事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域;四是必須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不斷推進改革創新有機結合,走中國特色老齡事業發展之路;五是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借鑒國際有益經驗,不斷提高老齡事業發展的科學化水準。
在國際經驗方面,考察了國內外很多養老產業項目的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養老產業委員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醫養結合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陳玉琢有自己的見解。他說各國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要“挑著學”。比如,歐洲的養老服務體系設計理念和人性化經營管理,可以跟他們學學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的養老保險照護法律制度、成熟的商業經營模式、多元化養老服務設施和業態、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等。日本在精細化服務和豐富的適老化技術與產品方面做得比較好,可以多跟他們交流合作,學習其運營管理、照料服務精細化、標準化;護理等級分項評估,細緻全面;老年人心理護理,貼心周到醫護技術性護理細節;硬體設施科學的適老化設計;約4萬種輔助器具(涵蓋衣、食、住、行、康、護等)。如果想要做好運營,可學學美國的市場化運營模式和多元化贏利非贏利服務體系。他們有完善的養老福利保障制度;依國情探索創立的CCRC模式;多元的養老支付保障體系;成熟的市場化經營方式;公營和民營各類服務機構的平衡發展;適合各類老年人群養老產業體系。
“當然,在學習他們的同時,我們還是要立足中國國情,考慮文化、社會、人口等多種因素,創立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與模式。”陳玉琢會長補充道。
重大的責任: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目標
“我是個老年人,同時也是一位元醫生,特別關注服務與醫養結合的發展問題。”鄧小平專職保健醫、解放軍總醫院高幹病房原主任胡士良教授說,養老最關鍵的就是要健康,這是首要的,其次要在服務上做真做細。目前中國還有4000多萬失能老人要長期照顧,另外還有50%左右的老人屬於空巢留守狀態,“住不上、住不起、住不好”的大城市的養老難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破解,農村的養老模式也沒有很好的補齊,對於2.5億老人來講,要享受更好的生活,還要走相當一段長的路要走。
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衛健委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于普林也表示,失能、半失能、高齡老年人和失獨(失去獨生子女)老年人給我國社會、經濟和養老醫療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解決這部分老年人的醫療和養老已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養老機構建立一個經濟、安全、有效的衛生服務模式,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急待解決的醫養結合的重大民生問題。
之後的養老產業道路怎麼走?陳玉琢會長認為,2020-2035年這15年應該是中國養老服務業的2.0時代,政府、行業和企業都應該動起來。政府應主導制定、完善政策和標準,嚴格監管執行出臺鼓勵幫扶措施,激發全社會參與積極性;行業要做好政策和標準的貫徹落實及推廣宣傳,促進和推動標杆示範的規劃與建設;企業的話,規範化建設運營管理,穩步提升服務品質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作為遠洋集團旗下高品質養老服務品牌,椿萱茂深耕機構養老七年之久,據遠洋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超介紹,椿萱茂深研長者需求,連鎖佈局10個城市30個專案,床位近20000張。與美國優秀養老項目攜手,吸納和學習各國先進的養老技術與經驗,形成自身特色的管理與服務。
新中國成立70年之際,椿萱茂還推出了“與時代同框·享受美好生活”系列公益行活動,為多名年滿70多歲的長者提供了免費七天的入住體驗活動,還定期舉辦失能失智的照護主題講座,實施家庭志願計畫,提供免費上門進行失智的篩查和照護的指導,陸續為失智家庭提供喘息服務等等。此外,還將積極回應學習強國平臺開展的“我愛我的祖國老照片、老物件”徵集活動,用具有年代感老物件重溫時代經典,傳送美好生活,同時通過義賣活動傳遞愛心。